多數機構認為,此次的“中興被封殺事件”更堅定了中國走自主發(fā)展芯片的道路。中興通訊被美國禁止元器件進口再次敲響了警鐘,國內半導體芯片產業(yè)對外依存度很高,尤其在高端產品領域,幾乎沒有國產化能力,此次禁運將再次加強國內實現半導體產業(yè)自主可控的決心。
芯片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由集成電路經過設計、制造、封裝等一系列操作后形成。芯片行業(yè)集中度高,海外巨頭公司長期壟斷,國產芯片產業(yè)依然薄弱。
4月19日,滬指探底回升,收復3100點,國產芯片概念股繼續(xù)保持強勁勢頭,盤中掀起漲停潮。
大港股份(002077)、國民技術(300077)、兆日科技(300333)漲停,海特高新(002023)、納思達(002180)盤中一度漲停,大唐電信(600198)、曉程科技(300139)等漲幅超過3%。不過,該板塊尾盤略有回落,多股打開漲停。
4月19日芯片國產化概念股板塊行情。
中國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 50%以上,市場規(guī)模達到千億美元,但過分依賴進口也是一大弊端。
中國芯片進出口情況
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yè)鏈主要包括芯片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此外還衍生出包括集成電路設備制造、關鍵材料生產等在內的相關支撐產業(yè)。
芯片產業(yè)鏈
根據產業(yè)鏈劃分,芯片生產首先是設計集成部分,一是設計軟件,芯片設計軟件是芯片公司設計芯片結構的關鍵工具,目前芯片的結構設計主要依靠 EDA(電子 設計自動化)軟件來完成;二是指令集體系,從技術來看,CPU只是高度集合了上百萬個 小開關,沒有高效的指令集體系,芯片沒法運行操作系統(tǒng)和軟件;三是芯片設計,主要連接電子產品、服務的接口。
“芯片設計集成領域,中國的集成能力應該屬于世界先進水平。不要小看集成能力。這就好比一堆木料在某些人手里只能當柴火燒,某些人手里可以做出好家具?!碧祜L證券表示,2017年,匯頂科技(603160)在指紋識別芯片領域實現了對瑞典FPC的超越,成為國產設計芯片在消費電子領域少有的全球第一。士蘭微(600460)從集成電路芯片設計業(yè)務開始,逐步搭建了芯片制造平臺,并已將技術和制造平臺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塊和MEMS傳感器的封裝領域。
中國在芯片的設計、制造、封裝三大環(huán)節(jié)之中,差距最大的是制造。
制造分為兩部分,一是制造設備,即生產芯片的設備;二是圓晶代工,圓晶代工廠是芯片從圖紙到產品的生產車間,它們決定了芯片采用的納米工藝等性能指標。
2016年中國的集成電路進口為2271億美元,也就是說約90%的芯片需要進口。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統(tǒng)計,全球排名前十的芯片代工廠商,中國臺灣的臺積電占59%,美國格羅方德占11%,中國臺灣的聯(lián)華電子占9%,中國大陸制造僅占9%,到2020年這一比例預計將提升至15%。
據芯片制造領域的中芯國際(0981.HK)財報顯示,最先進的28納米制程占營收的比例從2016年第四季度的3.5%提高到了2017年第三季度的8.8%。
“合肥長鑫和長江存儲,目前類似5年前的京東方,正在快速建設推進存儲器的研發(fā)和制造,擁有大批的研發(fā)隊伍,短期看不到大規(guī)模盈利,但在技術上已經有所突破。據DIGITIMES報道,長江存儲已于2017年成功研發(fā)32層NAND FLASH產品?!焙戏书L鑫和長江存儲均為國內生產存儲器企業(yè)。
封裝測試是芯片進入銷售前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主要目的是保證產品的品質,對技術需求相對較低。
中泰證券表示,封裝測試是將生產出來的合格晶圓進行切割、焊線、塑封,使芯片電路與外部器件實現電氣連接,并為芯片提供機械物理保護,并利用集成電路設計企業(yè)提供的測試工具,對封裝完畢的芯片進行功 能和性能測試。
國內芯片產業(yè)鏈及主要廠商梳理。
綜合多家券商的觀點和上市公司公告,澎湃新聞記者列出了最受機構關注的4只概念標的股,供投資者參考。
中科曙光主要從事研究、開發(fā)、生產制造高性能計算機、通用服務器及存儲產品,并圍繞高端計算機提供軟件開發(fā)、系統(tǒng)集成與技術服務。
招商證券表示,該公司背靠中科院優(yōu)質資源,有望在芯片國產化進程中首先收益。中科曙光參股的海光與AMD聯(lián)姻,是目前服務器芯片國產化進程中走在最前沿的國內公司,未來很可能成為自主芯片的“獨角獸”。海光與AMD合作X86芯片預計在第二季度放量,年內發(fā)貨10-20萬片,將首先用于曙光自主服務器的生產,公司有望第一時間受益芯片成本的降低。
中科曙光2017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37.71%;營業(yè)收入為62.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44.36%;基本每股收益為0.48元,較上年同期增33.33%。
紫光國芯是是紫光集團旗下半導體行業(yè)上市公司,從事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開發(fā)領域,是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和系統(tǒng)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8.29億元,同比增長28.9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 2.80 億元,同比下降 16.73%。
值得關注的是,2017 年紫光國芯在的智能安全芯片業(yè)務實現營業(yè)收入 8.13 億元,同比增長 43.07%,毛利率達到了 28.30%,較上年增長 2.34 個百分點。存儲芯片業(yè)務也大幅增長,產品規(guī)模限制盈利能力。2017 年,公司存儲器芯片業(yè)務實現營業(yè)收入 3.35 億元,同比增長 72.96%。
光迅科技是一家光通信器件供貨商,主要從事光通信領域內光電子器件的研究、開發(fā)、制造和技術服務。
財通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光迅科技于2017年牽頭組建“國家信息光電子創(chuàng) 新中心”,規(guī)劃到 2020 年解決 25G 速率及以下光電子芯片技術和國內 廠家在核心芯片及器件市場占有率不低于 30%的目標。時隔不到半 年,25G SFP28 LR 工業(yè)級產品就已經實現量產,展現了公司實現高 端芯片國產化的決心、同時具備完成技術突破的研發(fā)能力。
光迅科技2017年年度業(yè)績快報稱,2017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17.26%;營業(yè)收入為45.6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12.38%;基本每股收益為0.53元,較上年同期增17.78%。
海特高新是一家以航空維修為主的企業(yè),控股子公司海威華芯已建成國內第一條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6英寸第二代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
中泰證券表示,海特高新芯片業(yè)務穩(wěn)步進行,2018年有望實現部分量產。2017年,海威華芯獲得成都市軍民融合企業(yè)認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認 證、國家集成電路生產企業(yè)認證。2017 年 9 月,海威華芯加入中國移動 5 G 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中心,獲得國軍標 GJB 認證。
海特高新2017 年實現營業(yè)收入 4.26 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1 3.88%;實現歸母凈利潤 3436.89 萬元,較上年同期較少 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