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人到中年不要亂參加同學聚會,容易后悔!
大周在前不久的時候過了40歲生日,一到了40歲,雖然自己的生活和之前好像也沒有什么差別,自己還是這樣按部就班的上下班,有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路上的風景也還是和前幾天的一樣沒什么變化,但是大周心里就是覺得自己的生活有所不同了,其實還是自己的心境發(fā)生了變化。
到了40歲之后,大周開始會時不時地懷念自己從前的時光,自己有時在工作或者休息的時候,以前的事情就會跳到自己的腦海中,讓自己陷入回憶中。而隨著回憶的頻繁,大周也對自己的學生時代十分地懷念,從而對自己的一些老同學也十分想念。
帶著這種情緒,大周點開了一直被自己設置為消息免打擾的同學群。點進去后大周就發(fā)現,現在剛好很多人都比較活躍。因為馬上到年底了,很多人都要會老家,這時一些人就想要在老家組織一個同學聚會,在年底,大家都比較有空的時候進行。
以前大周從來都沒有去參加過同學聚會,一方面是自己的工作比較忙,另一方面是想著去參加同學聚會也很麻煩。但是今年到了40歲這個整歲之后,大周感覺到自己已經到了中年,就開始很懷念過往,所以就想要去參加一次同學聚會看看,和同學們聊聊天敘敘舊,一起緬懷一下從前。
因此當群里問誰會參加的時候,大周就發(fā)了消息,表示自己也要參加。在聚會的當天,大周早就回到了老家,把自己收拾得干凈整潔一些之后,大周就出發(fā)往約定好的酒店去了。大周還沒有到酒店的門口,就遠遠看到有些同學站在大門處。
大周看到了老同學,很高興地快步走近,以為他們是來迎接同學們的。但是大周還沒走近,就發(fā)現有一輛豪車停在了大門口,而從上面下來的,是一個戴著名表的老同學,一看就很有錢的那種,而站在門口的同學們一看到豪車,就高興地尖叫著上前去,把戴著名表的老同學擁簇著進去了,其中還有當年的班花。
而大周走到門口的時候,已經沒有一個老同學在門口了。等大周進去坐定之后不久,人就到齊了,班長簡單說了兩句,就宣布聚會開始。大周本來想和周圍的同學聊一聊,但是周圍的同學開始還比較熱情,等問到大周在做普通職員的時候,就對大周很冷淡了,轉而和別人聊天去了。
大周沒有辦法,只能無聊地坐在座位上看著聚會上的其他人,看了一會兒之后,只覺“辣眼睛”。只見聚會上的人都分成了幾堆,圍在中間的人無不渾身名牌,旁邊的人都在說著諂媚的話,有的是希望老板能夠幫忙,還有的是希望跟老板一起做項目,還有的是想托關系……還有的人在聚會上做起了微商,希望能夠讓同學買貨或者介紹人買貨。
有的則是在攀比,一個人吹自己已經買了3套房,另外一個說自己已經年薪百萬,一個女生堆里討論的則是誰的包更貴,誰的是限量款,而沒有名牌包的,則只能坐在一旁干瞪眼。等酒過三巡之后,還有更“辣眼睛”的,當年的班花已經直接坐在了那個戴名表的男人腿上,被摟著腰。
還有好幾對相互之間也舉止親密,但是大周沒有記錯的話,他們中好幾個都是有家庭的。想到這里,大周心里就更難受了。還有的人在攀比誰更有錢,一個叫了人買了十幾條中華過來,另一個就喊人送了幾箱茅臺……
直到聚會結束,大周回家老一陣了,都還覺得難受,聚會上發(fā)生的這些讓他覺得很“辣眼睛”,打破了他對同學聚會的期待和想法。大周冷靜下來之后,也做出了之后再也不參加這種同學聚會的決定。
一、不要炫耀攀比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能夠知道的就是不要去炫耀和攀比。因為炫耀和攀比很容易讓人產生反感情緒,這種炫耀和攀比其實就是在爭輸贏,最后輸的一方就會不好受,從而雙方之間相處就不會愉快,最后把雙方距離拉遠。這個故事中的很多同學都在炫耀,這也導致了大周心里的不舒服,從而決定之后要遠離他們。
二、懂得安分守己
我們還能夠知道的另一個啟示就是要安分守己,比如在這個上面的幾對相互之間很親密的人,就沒有安分守己,他們做出這樣的舉動,不光自己失去了體面,對自己的家庭等產生不好的影響,也會導致周圍人的不舒服。所以我們要安分守己,不要去做那些逾矩的事情。
總結
從上述這個40歲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決定之后再不參加:場面真的很“辣眼”的故事中,我們就能夠知道不要炫耀攀比和懂得安分守己這兩個啟示,只有懂得合理實踐,才能夠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別人相處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