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牛津儀器創(chuàng)始人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于1962年制造了世界首個商用超導磁體,自2013年以來,牛津儀器設立了“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國物理科學獎”,該獎項旨在發(fā)掘和獎勵中國年輕科學家的突破性研究工作,促進國內年輕科學家在極低溫、強磁場環(huán)境下取得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本次向業(yè)界公開征集提名,提名截止時間為2016年9月15日?!榜R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國物理科學獎”詳細評選標準如下:
研究領域:在極低溫、強磁場環(huán)境下取得的科研成果
候選人資格:候選人年齡須低于40周歲候選人研究成果必須在中國境內大學或科研機構內取得
獎勵內容:每兩年頒布一次;獲獎總人數不超過三名;獎金總額為十萬元人民幣,并提供獲獎證書和獎杯
評選方法:由評獎委員會作出評審并確定最終獲獎者名單
提名者:候選人可由物理科學領域的知名專家提名,亦可自薦
提名截止時間:2016年9月15日
申請方法:由提名人在牛津儀器網站下載申請表格,填寫后根據相關流程遞交
評審委員會
評審委員會主任: 趙忠賢 院士
委員會秘書:雒建林 研究員
委員會成員(按姓氏筆劃為序):
王楠林(北京大學研究員),呂力(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
陳仙輝(中國科技大學院士),杜瑞瑞(北京大學教授)
金曉峰(復旦大學教授),張富春(浙江大學教授)
薛其坤(清華大學院士)
馬丁·伍德爵士(Sir Martin Wood)中國物理科學獎歷屆獲獎人介紹
2015第二屆獲獎者
北京大學王健研究員王?。ㄏ伦螅?,研究表面增強效應的二維極限下的超導體,及探尋新的拓撲超導現象;復旦大學李世燕教授(下右),在極低溫條件下,強關聯電子系統(tǒng)的輸運和熱力學研究。
2013首屆獲獎者
清華大學王亞愚教授(下左)、何珂副教授(下右),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長出了高質量的Cr摻雜(Bi,Sb)2Te3拓撲絕緣體磁性薄膜,并在極低溫輸運測量裝置上成功觀測到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