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摩擦學領域級別最高的國際會議——第六屆世界摩擦學大會18日至22日在京舉行。這也是世界摩擦學大會20周年以來,首次落戶中國,旨在總結近期摩擦學各個方向的研究成果,探討摩擦學未來的研究方向,增強摩擦學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同工業(yè)界之間的聯(lián)系。
據(jù)介紹,摩擦學是一門研究摩擦、磨損和潤滑的科學,在機械、能源、電子等領域具有核心地位。研究發(fā)現(xiàn),每年全世界約30%的一次能源因為摩擦被消耗,約60%的機器零部件因為磨損而失效,約50%的機械裝備惡性事故起源于潤滑失效和過度磨損。
清華大學機械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雒建斌指出,如今,摩擦學正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各個領域,從航空航天到交通運輸、橋梁工程,再到海洋深潛、地球深部探測,世界上幾乎所有超級工程的背后都有摩擦學的貢獻。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特別是納米摩擦學、生物摩擦學、綠色潤滑、智能潤滑和超滑的出現(xiàn),為摩擦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
世界摩擦學大會始于1997年,每四年一屆,前五屆分別在英國(倫敦)、奧地利(維也納)、美國(華盛頓)、日本(京都)和意大利(都靈)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