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百家號、小紅書、公眾號、視頻號
小編推薦:加V:qianyuelm請加V了解快速增長粉絲詳情 打造爆款熱門+數(shù)據(jù)分析幫助您的店鋪提升銷量,這是國內首家支持人工刷抖音粉絲、抖音雙擊、抖音播放量、抖音上熱門的網(wǎng)站,有興趣的就來試試吧!小編我的收聽量都是在這刷的,安全、靠譜、價格也便宜!
作者 / 霸王花
不到3天,劉德華已經(jīng)在抖音上收獲了超過4500萬粉絲,發(fā)布的5條原創(chuàng)視頻有梗有料,誠意十足。發(fā)布的視頻里,華仔唱起了代表作《恭喜發(fā)財》,一下有了過年內味了。
作為明星們的偶像,劉德華入駐抖音成了大半個娛樂圈的盛事,明星粉絲紛紛下場進行花式應援,賈玲、肖戰(zhàn)等“大粉”更是脫穎而出,上了熱搜榜。
而背后的操盤手抖音更是狠賺了一波流量和用戶。從去年周杰倫入駐快手到劉德華入駐抖音,更多的頭部明星開始“下凡”。
利用明星的加入,增強平臺的影響力,這一招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屢見不鮮。如果說微博是明星占據(jù)的第一代社交媒體,過去一段時間,明星們正在朝著短視頻平臺集體遷徙。
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B站,雖然目的并不相同,但都不約而同加入了這場明星爭奪戰(zhàn)。明星帶來的人氣固然可以獲得短暫的流量,但如果想把這種流量延長甚至變現(xiàn),單靠“劉德華”們是遠遠不夠的。
的
流量不夠,明星來湊
從入駐的明星來看,雖然抖音、快手、B站都采取了廣撒網(wǎng)的套路,但側重點還是略有不同。
從數(shù)量上來看,抖音一騎絕塵。根據(jù)去年公布的《2020抖音娛樂白皮書》,截至2020年11月,在抖音“安家”的明星用戶已經(jīng)超過3000位,較2019年新增超1000位。其中不乏Anglebaby、趙麗穎、陳奕迅等頭部明星。
因為入局較早,加上年輕化的定位,本身就很吸引明星自發(fā)入駐。在抖音上出現(xiàn)明星短視頻已經(jīng)不足為奇,明星把抖音當成朋友圈刷屏也是常態(tài),年輕化、流量化是抖音給市場的印象。這次有了劉德華的入駐,更是讓抖音在明星版圖又進了一步。
內容生態(tài)是一切流量和商業(yè)的基礎,快手贏在老鐵文化贏了第一局,但后續(xù)的明星策略顯然沒有第一局那么容易成功。
在明星引入上相對較晚的快手,2017年6月才將王祖藍等明星作為第一波入駐快手的明星,打破了快手原本純素人的格局,隨后柳巖、潘長江等一批具有大眾知名度的明星也將快手作為一個內容分發(fā)平臺進行運營。
即使是引入明星,快手大部分時間也不是走的流量路線,就算是頭部明星黃渤、謝娜等,也大多走的是喜劇路線。
引入周杰倫算是快手的大招,不僅再一次表達了去土味的決心,也給平臺帶了巨大流量,“一人一首周杰倫”、“JAY迷挑戰(zhàn)賽”等活動標簽下,數(shù)萬快手作品的總播放量輕松過億。
而B站雖然以二次元起家,但在這些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也免不了向大眾靠攏,明星就是最好的媒介,“真當明星不上B站”也當真不是戲言。
近幾年來,B站開始邀請國內人氣明星、電競名人選手以及國外著名影星入駐。從黃齡、朱亞文、尹正、周筆暢等知名歌手演員,到游樂王子、小團團、大司馬這種網(wǎng)紅主播,最后就是Uzi,廠長和faker此等職業(yè)選手。
在入駐之后,B站都會大肆宣傳。但有的明星在入駐僅發(fā)布一個視頻后就銷聲匿跡,并不耗費過多時間在B站。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于,過高的視頻門檻也讓許多明星在運營商心有余而力不足。
快手向上、抖音下沉、B站破圈
你仔細看,雖然都是走的明星戰(zhàn)略,但很明顯,三家的最終目的不同。
快手向上,想借明星去土味;抖音下沉,擴大用戶圈層;B站破圈,想進一步擺脫小眾化。
在很長一段時間,快手以素人老鐵文化出圈,快速有效抓住了下沉用戶,但面對用戶數(shù)量的增長瓶頸和抖音的激烈競爭,快手急需“上浮”,變得“洋氣”起來。
的
辛巴與周杰倫,是快手內容生態(tài)的兩大符號,一個是土生土長的老鐵,一個是洋氣的明星,一方面滿足用戶共鳴的情感,一半也滿足粉絲追星的娛樂消費。
快手引入明星的作用不僅僅是給快手帶來流量,更是通過明星的影響力來稀釋快手的老鐵化,讓用戶進一步擴充到一二線城市。
而抖音恰恰需要的是“下沉”。抖音一直以來的定位就是年輕和流量,這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抖音的優(yōu)勢,但過于單一的用戶群體使抖音難以突破瓶頸。
引入大批量的明星,依靠明星的影響力來提升抖音的國民度,進一步拓展用戶群體,讓平臺更加貼近用戶,更加接地氣。音的視頻拍攝和制作工具降低了創(chuàng)作的門檻,各種特效和濾鏡也引發(fā)了明星主動探索及內容創(chuàng)作的好奇心。
至于B站,則需要明星來進一步擺脫小眾化。即使遭到不少原有用戶的詬病,但B站這兩年的戰(zhàn)略仍然在向大眾靠攏,明星大舉入駐B站正演變成一種常態(tài)。不僅有國內的大牌藝人,B站更是花了重金請來理查德·克萊德曼、小林未郁、Vitas、松重豐等外國藝人,力求輻射各個圈層。
但因為B站整體調性的特殊性,很多明星來B站只是走個過場,沒法保持長期的內容產出,保證投稿內容的質量,視頻符合B站調性的明星up主屈指可數(shù)。
頂級明星帶來的影響力一定是巨大的,但長遠來看,比用戶數(shù)量更重要的是用戶粘性與用戶忠誠度,而忠誠度的背后,是文化認同與身份認同,怎么把用戶留下來是個難題。
明星不是萬能鑰匙
如今短視頻平臺的競爭已經(jīng)白熱化,尤其是抖音和快手,誰能坐上短視頻平臺的頭把交椅已經(jīng)到了爭分奪秒的地步。
從2019年快手開始大邁步前進,沖刺平臺DAU,快手、抖音兩家的爭奪戰(zhàn)就越發(fā)明顯,從用戶到電商、直播、海外布局等,你追我趕。而B站雖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短視頻平臺,但實力也不容小覷。
如今三個平臺面臨的共同難題就是增量和變現(xiàn)。雖然三家把目光都聚焦到了明星增量上,但需要警醒的是:明星絕不是短視頻平臺的萬能鑰匙。
選擇明星并能順利談下這些大咖,僅僅是第一層關卡,隨后如何運營明星,讓他們不僅僅作為一個花瓶存在,更加考驗平臺的運營能力。
快手當初引入周杰倫絕對是一個爆點,但從今天來看,周杰倫在快手的影響力遠遠沒有延續(xù)那么久。而像B站這樣比較特殊的平臺,明星入駐更像是一個純粹的商業(yè)行為,對B站本身的生態(tài)建設,不夸張地說,幫助甚微。
的
在變現(xiàn)上,三家平臺也在紛紛布局,從直播、宣發(fā)、自制等方向發(fā)力。
近兩年短視頻平臺搶占用戶大量時間,且覆蓋到更廣泛、更多元的用戶,短視頻宣發(fā)早已成為每部電影的“固定動作”。《八佰》《奪冠》《我和我的家鄉(xiāng)》《風平浪靜》《拆彈專家》均在快手、抖音舉辦過話題互動、主創(chuàng)直播等活動。
直播帶貨一直是快手、抖音的主場。尤其快手,以獨有的家族老鐵模式成功開辟了新的帶貨道路,也火了辛巴等一眾主播。抖音也不甘示弱,請來了微商教母張庭,而張庭背后的靠山是中國最大的微商團隊,也創(chuàng)下了當時明星帶貨的紀錄。
此外,B站從去年開始涉獵直播,但目前還不足以和抖音、快手抗衡。不過,在自制內容上,B站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去年綜藝節(jié)目《說唱新世代》和青春劇《風犬少年的天空》成功破圈,在改革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三家平臺的比拼如火如荼,對于明星的爭奪,對于用戶群體的爭奪,對于用戶時長的爭奪,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停止。快手欲向上、抖音要下沉,B站忙著破圈,目前來看,“劉德華”們可能快要不夠用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