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A 抗體,核糖核蛋白抗原抗體
提供各種抗體標(biāo)記服務(wù):辣根過氧化物酶標(biāo)記 熒光素標(biāo)記 生物素標(biāo)記 膠體金離子標(biāo)記,將辣根過氧化物酶(HRP),熒光素(FTIC、RBITC、Cy3、Cy5、Cy5.5、Cy7、APC、PE),生物素(Biotin)及膠體金離子(CO-AO)等四類能量高、顯示快的分子,以共價鍵和離子鍵的方式連接到抗體或抗原蛋白分子上,制備成高度靈敏和特異性的分子探針,廣泛用于醫(yī)學(xué)病理學(xué)、免疫組織化學(xué)、分子生物學(xué)、生物制藥與獸醫(yī)藥研究等領(lǐng)域的分析研究與技術(shù)測定。
抗體詳細(xì)介紹:
產(chǎn)品編號 Rs-0635R
英文名稱 Anti-SSA/52KDa Ro
中文名稱 核糖核蛋白抗原抗體
抗體詳細(xì)介紹:SSA is 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 composed of a single polypeptide and one of four small RNA molecules. It is present in all mammalian cells studied but has no known function.[SUBCELLULAR LOCATION] Cytoplasm. Nucleus. [SIMILARITY] Belongs to the TRIM/RBCC family.
SSA/RO廣泛應(yīng)用于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檢測.
別 名 52 kDa Ro protein; Sjoegren syndrome type A antigen; SS-A; Ro(SS-A); RO52; 52 kDa ribonucl... 更多
產(chǎn)品類型 一抗
交叉反應(yīng) hu
蛋白分子量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52kDa
性狀 Lyophilized or Liquid
濃度 1mg/1ml
免疫原 KLH conjugated synthetic peptide derived from human SSA N-terminus.
亞型 IgG
產(chǎn)品應(yīng)用 WB=1:100-500 Elisa=1:500-1000 IP=1:20-100 IHC-P=1:100-500 IHC-F=1:100-500 Flow-Cyt=1/20-1/100
(石蠟切片需做抗原修復(fù))
Not yet tested in other applications.
Optimal dilutions/concentrations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end user.
Anti-SSA 核糖核蛋白抗原抗體,現(xiàn)貨供應(yīng)中
相關(guān)知識:
抗體的制備 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動物的選擇
*佐劑(adjuvant)
*免疫方法
*免疫劑量
*抗體效價的測定
*放血或定期抽血
(1) 動物的選擇
選擇什么動物來免疫取決于:
*所需抗血清的量
-小鼠只能提供1.0~1.5ml的血液,而山羊能提供幾升。
*能供免疫用的抗原量
-小鼠50?g足夠,而山羊需要幾毫克。
(1) 動物的選擇(續(xù))
*動物的品系:免疫動物與提供抗原的動物之間的種系差異越大越好。
-例如哺乳動物的抗原可選擇非哺乳動物來制備抗體。
-常用的動物有兔、羊、馬、豬等,以兔(新西蘭兔,年輕,健壯,體重在2.5kg左右,雄性)為zui常用。
(2) 佐劑 (adjuvant)
*一般可溶性抗原注射后,迅速從注射部位擴(kuò)散、吸收代謝。佐劑可延長潴留時間,且延長免疫刺激作用。因此在制備抗體的過程中,常將抗原和佐劑一起注射。
*zui常用的佐劑是弗氏佐劑,又分為:
-弗氏不完全佐劑(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
-弗氏完全佐劑(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
弗氏不完全佐劑
(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 FIA)
*是由油劑(石蠟油或植物油)與乳化劑(羊毛脂或Tween80)混合而成,比例為1:1、2:1、3:1或5:1,可根據(jù)需要而定,通常2:1。
*使用時與水溶性抗原按1:1比例充分混合,使抗原分散在佐劑中形成油包水乳劑。
弗氏完全佐劑 (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 FCA)
*在弗氏不完全佐劑中加入活卡介苗或死的結(jié)核分枝桿菌(終濃度為2~20mg/ml),即成為FCA。
*免疫動物時,將弗氏佐劑與抗原按體積 1:1 混合乳化后(油包水)注入動物。
-一般首次注射時用完全佐劑乳化,第二次或第三次注射時用不完全佐劑或不用佐劑。
佐劑與抗原乳化的方法
*研磨法:適于制備大量的佐劑抗原
-先將不完全佐劑加熱,取1.73ml放人無菌玻璃研缽內(nèi);緩緩滴入0.23ml活卡介苗,邊滴邊按同一方向研磨,使菌體完全分散。
-按同樣方法滴人抗原,每加一滴應(yīng)研磨至小滴消失。滴加抗原的速度要慢,待抗原全部加人后,應(yīng)成為乳白色粘稠的油包水乳劑。
*缺點(diǎn):研缽壁上粘附大量乳劑,抗原損失較大,對微量或難得抗原不宜采用。
佐劑與抗原乳化的方法(續(xù))
*注射器混合法
-將等量的完全佐劑和抗原分別吸人兩個5ml注射器內(nèi),然后插入三通管內(nèi),交替推動針管混勻,往復(fù)操作直至形成粘稠的乳劑為止。
*優(yōu)點(diǎn):無菌操作,節(jié)省抗原或佐劑。
*缺點(diǎn):不易乳化,時間長。
佐劑與抗原乳化的方法(續(xù))
*快速乳化法:利用超聲波粉碎器可快速乳化抗原和佐劑混合物。
-將抗原和佐劑按所需量加入一離心管中,置于超聲波粉碎器上,粉碎頭浸入液面下 0.5cm,離瓶底0.5cm左右,以免打碎離心管。
-每次乳化 10~15s,然后置冰箱lmin左右。反復(fù)乳化3~4次即可完全乳化。管內(nèi)殘余量800r/min離心5~10min收集。
*優(yōu)點(diǎn):簡單、快速、節(jié)省材料。
乳化劑的鑒定
*判斷乳化是否充分,可將一滴乳化好的液體滴在水面上(冷水中),如能長時間保持圓珠形而不散開,表示乳化達(dá)到要求。
(3) 免疫方法 免疫途徑
*常有靜脈、腹腔、肌肉、皮下、皮內(nèi)、淋巴結(jié)、腳掌等注射。
*一般采用多點(diǎn)注射方法
-常在足、掌、腋窩淋巴結(jié)周圍、背部兩側(cè)、頜下、耳后等處的皮內(nèi)或皮下。
-皮內(nèi)易引起細(xì)胞免疫反應(yīng),有利于提高抗體的效價。
(3) 免疫方法 免疫途徑 (續(xù))
*幾點(diǎn)說明:
-大動物一般不用腹腔注射
-顆??乖褪褂米魟r不能靜脈注射
-抗原寶貴可采用淋巴結(jié)內(nèi)微量注射法,只需10~100?g抗原即可獲得較好的免疫效果。
-皮內(nèi)注射較困難,特別是天冷時更難注入。
(3) 免疫方法 次數(shù)及間隔時間
*次數(shù)一般為2~3次(初次免疫和加強(qiáng)免疫)
-首次注射后,10~15天再加強(qiáng)注射;
-劑量同首次或為首次的一半,用不全佐劑或不用佐劑。
*間隔時間,一般而言,動物越大,間隔越長
-豚鼠、大鼠為7~8天,兔子為10~15天,羊為14~28天;
-第三次注射的間隔時間更長些,效果更好。
舉例1:家兔的免疫
*初次免疫
-用50~200?g Ag加入FCA,在背部皮下注射6~8點(diǎn),每點(diǎn)0.1~0.2ml,也可肌肉內(nèi)或皮內(nèi)注射;
*兩周后,加強(qiáng)免疫
-將50~200?g Ag于PBS或FIA中,在肌肉、皮下、靜脈或腹腔內(nèi)注射;
*抗體效價的檢測:加強(qiáng)免疫一周后,耳緣靜脈采血
-抗體效價測定可用環(huán)狀沉淀試驗、瓊脂雙向擴(kuò)散法等方法。前者抗體效價在1:4000以上,后者在1:16以上,即可采血,取血清進(jìn)一步提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