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點4月14日,全球19臺望遠鏡聯(lián)合公布了一項關于M87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觀測數(shù)據(jù),相關結果發(fā)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
2019年4月,科學家們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獲得獲得了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
該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與此同時全球科學家通過協(xié)調(diào)地面和空間最先進的望遠鏡,同步收集了M87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整個電磁波譜范圍內(nèi)的輻射信號。
全球協(xié)調(diào),集優(yōu)秀天文學家與望遠鏡(陣)之力
對于黑洞而言,其在各電磁波段的輻射特征各不相同,如同人類的“指紋”。如果能夠觀察記錄黑洞的“指紋”,能夠幫助人類進一步了解黑洞,探索天體物理學領域問題。為此,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qū)近200家科研機構的760名科學家、工程師組成團隊,使用19臺望遠鏡(陣),開展了迄今為止對超大質量黑洞及其噴流的頻率覆蓋最廣的同步觀測,并成功匯集了M87中心黑洞2017年3月底至4月中旬的觀測數(shù)據(jù)。
中國“天馬望遠鏡”提供歐洲VLBI網(wǎng)中最高分辨率基線
參與觀測的19臺望遠鏡(陣)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望遠鏡、費米拉望遠鏡等,這些空間望遠鏡主要用于觀測伽馬射線波段、X射線波段以及紫外線等;地面觀測望遠鏡則有智利ALMA望遠鏡、天馬望遠鏡等。其中,來自中國的天馬望遠鏡參與了2個望遠鏡陣、3個波段的同步觀測,即2017年5月9日的歐洲VLBI網(wǎng)(EVN)170毫米觀測和2017年3月至5月間東亞VLBI網(wǎng)(EAVN)在13毫米和7毫米共14次對M87的EHT協(xié)同觀測,并且在歐洲VLBI觀測中貢獻了最高分辨率基線。
更多黑洞數(shù)據(jù)到來
據(jù)了解,2021年4月上旬,天文學家再一次用6天時間開展了對M87、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Sgr A*)以及另外若干遙遠黑洞的EHT觀測。與2017年相比,這一次的EHT觀測陣列新增了格陵蘭望遠鏡,基特峰12米望遠鏡和北方擴展毫米波陣列(NOEMA)等三臺望遠鏡。隨著三臺望遠鏡的加入,EHT陣列性能將進一步提升,相信我們能夠得到更多更準確的黑洞觀測數(shù)據(jù),豐富黑洞“數(shù)據(jù)寶庫”。
研究意義所在
由于黑洞引力極其強大,“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這不僅是黑洞名字的由來,也使得很多觀測手段無法探查黑洞。因此,黑洞在人類眼中一直非常神秘。本次公布的黑洞探測數(shù)據(jù),可以說是意義非凡的“數(shù)據(jù)寶庫”,將極大加深對黑洞中央引擎及其系統(tǒng)的理解,還有助于解決宇宙線起源相關問題。不僅如此,新數(shù)據(jù)還可以幫助科學家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后記
由于光都無法逃脫黑洞引力,我們只能通過探索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黑洞引力帶來的加速度導致的摩擦而放出x射線和γ射線等間接信息來了解黑洞。也因此,我們拍到的“黑洞照片”并不完全一致。2019年4月公布的首張黑洞像一個“甜甜圈”,2021年3月EHT再次發(fā)布的黑洞邊緣綻放如“煙花”。
黑洞到底是什么樣的?黑洞里面有什么?相信隨著我們對黑洞的探索程度加深以及人類科技水平提高,我們終將能揭開黑洞的黑色面紗。
2019年4月,科學家們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獲得獲得了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
該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與此同時全球科學家通過協(xié)調(diào)地面和空間最先進的望遠鏡,同步收集了M87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整個電磁波譜范圍內(nèi)的輻射信號。
全球協(xié)調(diào),集優(yōu)秀天文學家與望遠鏡(陣)之力
對于黑洞而言,其在各電磁波段的輻射特征各不相同,如同人類的“指紋”。如果能夠觀察記錄黑洞的“指紋”,能夠幫助人類進一步了解黑洞,探索天體物理學領域問題。為此,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qū)近200家科研機構的760名科學家、工程師組成團隊,使用19臺望遠鏡(陣),開展了迄今為止對超大質量黑洞及其噴流的頻率覆蓋最廣的同步觀測,并成功匯集了M87中心黑洞2017年3月底至4月中旬的觀測數(shù)據(jù)。
中國“天馬望遠鏡”提供歐洲VLBI網(wǎng)中最高分辨率基線
參與觀測的19臺望遠鏡(陣)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望遠鏡、費米拉望遠鏡等,這些空間望遠鏡主要用于觀測伽馬射線波段、X射線波段以及紫外線等;地面觀測望遠鏡則有智利ALMA望遠鏡、天馬望遠鏡等。其中,來自中國的天馬望遠鏡參與了2個望遠鏡陣、3個波段的同步觀測,即2017年5月9日的歐洲VLBI網(wǎng)(EVN)170毫米觀測和2017年3月至5月間東亞VLBI網(wǎng)(EAVN)在13毫米和7毫米共14次對M87的EHT協(xié)同觀測,并且在歐洲VLBI觀測中貢獻了最高分辨率基線。
更多黑洞數(shù)據(jù)到來
據(jù)了解,2021年4月上旬,天文學家再一次用6天時間開展了對M87、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Sgr A*)以及另外若干遙遠黑洞的EHT觀測。與2017年相比,這一次的EHT觀測陣列新增了格陵蘭望遠鏡,基特峰12米望遠鏡和北方擴展毫米波陣列(NOEMA)等三臺望遠鏡。隨著三臺望遠鏡的加入,EHT陣列性能將進一步提升,相信我們能夠得到更多更準確的黑洞觀測數(shù)據(jù),豐富黑洞“數(shù)據(jù)寶庫”。
研究意義所在
由于黑洞引力極其強大,“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這不僅是黑洞名字的由來,也使得很多觀測手段無法探查黑洞。因此,黑洞在人類眼中一直非常神秘。本次公布的黑洞探測數(shù)據(jù),可以說是意義非凡的“數(shù)據(jù)寶庫”,將極大加深對黑洞中央引擎及其系統(tǒng)的理解,還有助于解決宇宙線起源相關問題。不僅如此,新數(shù)據(jù)還可以幫助科學家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后記
由于光都無法逃脫黑洞引力,我們只能通過探索物體被吸入之前的因黑洞引力帶來的加速度導致的摩擦而放出x射線和γ射線等間接信息來了解黑洞。也因此,我們拍到的“黑洞照片”并不完全一致。2019年4月公布的首張黑洞像一個“甜甜圈”,2021年3月EHT再次發(fā)布的黑洞邊緣綻放如“煙花”。
黑洞到底是什么樣的?黑洞里面有什么?相信隨著我們對黑洞的探索程度加深以及人類科技水平提高,我們終將能揭開黑洞的黑色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