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地下管線檢測和識別在管網(wǎng)傳輸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非金屬管線用于通信、給排水、燃氣等領域。而由于非金屬管線不導電也不導磁,使得查找和定位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通信技術,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shù)據(jù),無需識別系統(tǒng)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一般應用于圖書管理系統(tǒng)、門禁系統(tǒng)、考勤系統(tǒng)、食品(藥品)安全追溯等等。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近幾年來,由于無線無源射頻識別技術的非接觸性和無源特點,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也應用于地下管線標識和定位中。該技術可穿透地面水泥、覆土等,閱讀器可以直接與地下管線定位的信號識別器進行問詢和應答,完成地下管線的定位和識別。在電力、通信、煤氣和供水等地下管線的定位和數(shù)字化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本文對晨控智能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地下管線系統(tǒng)進行分析,介紹了無線射頻技術在地下管線的系統(tǒng)方案,分析了其優(yōu)缺點,并對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地下管線的應用提出了展望。
二、系統(tǒng)方案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tǒng)一般由閱讀器、應答器和應用軟件系統(tǒng)組成。應答器一般由標簽組成,每個標簽由芯片、射頻前端與存儲器組成,具有獨一的電子編碼,憑借扎帶或其他輔助工具附著在地下管線或者直接敷設在地下管線上方。閱讀器控制射頻模塊向標簽發(fā)送讀取信號,并接受標簽的應答,對標簽的對象標識信息進行解碼,將對象標識信息傳輸?shù)街鳈C以供處理。應用層軟件系統(tǒng)則把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做進一步處理,為管線用戶定位、設備管理所用。
閱讀器和應答器通過感應電流進行激活。閱讀器通過內部線圈發(fā)送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當標簽進入線圈的工作區(qū)域內時,標簽內部電路產(chǎn)生感應電流,此時標簽被激活,其自身編碼信息通過內置電路發(fā)射出去,然后閱讀器進行接收。
三、優(yōu)缺點
目前用于管道探測技術主要有管線金屬探測儀、探地雷達和射頻標識器。他們具有如下優(yōu)缺點。
管線金屬探測儀適用于金屬管道,但不適用于非金屬管道,并且在管道中插入非金屬定位探頭需要安排停運。新設施施工過程中非常容易損壞非金屬管道里的示蹤線。
探地雷達適用于各種土壤,但其校準效果取決于覆蓋土層類型,因為覆土材質會影響超聲波速度。對于體積較小的目標物體不適合,并且探測目標區(qū)域不能有復雜的地下管網(wǎng)。
晨控智能射頻電子標識器在土壤適用范圍、管材使用范圍比管線金屬探測儀和探地雷達有著先天性的優(yōu)點。它定位精度高,適用于各種土壤類型,適合所有管材、所有管線的管徑,可以記錄管線的各種特征,如閥門、三通、拐彎等。射頻標識器工作時不需要管線停運,即可直接讀出管線類型和維護信息,并且可以連續(xù)工作達五十年以上。
射頻電子標識器也缺點,需要在管道施工前或者管道維修時進行鋪設,并且對鋪設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預埋。
四、施工注意事項
1、施工要求:電子標識器應與管線及設施同步安裝。在管線的特征點(分支點、接頭、拐彎、三通等)鋪設電子標識器,用來標記和定位地下管線。針對不同的管線,選擇不同的頻率。地下管線單一(如長輸管道)時,可以采取大間距鋪設(如50米間距)。當?shù)叵鹿芫€復雜時,應采取小間距鋪設(如30米間距)。
2、現(xiàn)階段埋深最大為2.3米。
3、考慮到日后地面會有填高或者削低的可能,鋪設時建議將標識器埋深約在0.8-1.2米之間。
4、電子標識器可置于管線四周。具體看現(xiàn)場條件制約,但必須在標識器中記錄該位置偏離信息。
5、盡量選擇有地面明顯參照物旁鋪設電子標識器。
6、對于有故障加以維修的管線處,維修時應同步鋪設標識器。
7、標識器中存儲信息應包括小類管線設施代碼且代碼不能重復。
五、小結
隨著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地下管線定位和標識技術在電力、通信、供排水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無線射頻技術在地下管線領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隨著無線通訊距離的增加,在地下管線領域無線射頻技術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晨控智能也將針對市場需求,研發(fā)生產(chǎn)更便捷、更先進的智慧城市管網(wǎng)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