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血種類介紹一、紅細胞成分制劑:紅細胞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二是對機體所產(chǎn)生的酸堿物質(zhì)起緩沖作用。紅細胞輸注可補充缺少的紅細胞,糾正缺氧狀態(tài),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措施。
1、紅細胞懸液:經(jīng)離心移除大部分血漿,再加入晶體鹽保存液而制成。特點:具有補充紅細胞和擴充血容量的雙重作用;粘度低,輸注容易,并可延長紅細胞的壽命和保存期;因血漿基本移去,引起的不良輸血反應(yīng)比全血少;分出的血漿可用于臨床或制備血漿蛋白制品。
2、濃縮紅細胞:經(jīng)離心后移除大部分血漿,其紅細胞壓積達70-90%。特點:其容量為全血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可減少輸血后循環(huán)負荷過重;因移去了大部分血漿,可減少由血漿引起的發(fā)熱、過敏等反應(yīng);減少了血漿中鈉、鉀、氨、乳酸和枸櫞酸鹽的含量,適用于心、肝、腎疾病的患者。
3、少白細胞紅細胞:經(jīng)離心后移除白膜層(離心后在血漿和紅細胞間的一薄層白色的膜),再加入原漿或生理鹽水配制成約為70%壓積的少白細胞的紅細胞。特點:因白細胞和血小板大部分去除,可明顯降低輸血不良反應(yīng);可減少輸血傳染病的發(fā)生(因白細胞是傳染病毒的中間宿主);對長期或反復(fù)輸血的患者可預(yù)防白細胞和血小板抗體的產(chǎn)生。
4、去白細胞紅細胞:用白細胞過濾器過濾的紅細胞,可過濾掉99%的白細胞。特點:同少白細胞紅細胞。主要用于反復(fù)發(fā)熱的非溶血性輸血反應(yīng)患者。對長期或反復(fù)要輸血的患者,防止白細胞和血小板抗體產(chǎn)生而導致的輸血無效特別有臨床意義。
5、洗滌紅細胞:一般用生理鹽水反復(fù)洗滌紅細胞3-6次。特點:大部分的血漿、白細胞、血小板已去除,可減少輸血不良反應(yīng);制品中鈉、鉀、氨、乳酸和枸櫞酸鹽的含量,適用于心、肝、腎疾病的患者;洗滌紅細胞已缺乏同種抗A、抗B凝集素,因此洗滌的O型紅細胞,可輸給任何ABO血型的患者。
6、冰凍紅細胞:紅細胞液中加入一定濃度的甘油,放于-85℃以下保存,在輸用前洗去甘油。特點:保存期長,可保存3-10年,主要用于稀有血型和自身血的貯存。
7、輻照紅細胞:用25-30戈瑞 射線對紅細胞進行照射。輻照紅細胞可以防止其中的淋巴細胞引起的輸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此劑量射線對紅細胞基本無損害。
8、年輕紅細胞:主要根據(jù)年輕紅細胞體積大,重量輕這一特性,采用離心方法制備,或用血細胞分離機進行采集。特點:主要用于對長期依賴輸血的貧血患者,可延長輸血間隔,減少鐵的積累。
二、血小板成分制劑: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生理性止血。臨床輸注血小板主要用于: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功能異常、預(yù)防性輸注血小板。
1、機采血小板:用血細胞分離機對單個獻血者采集足量的血小板。特點:血小板數(shù)量足、純度高,對已產(chǎn)生血小板抗體,導致血小板無效性輸注的患者有較好的效果。
2、富含血小板血漿:利用血小板比紅細胞、白細胞輕的原理,經(jīng)一次輕離心,分出上層血漿制備而成??色@得全血中70%以上的血小板。
3、濃縮血小板:利用富含血小板血漿,經(jīng)重離心使血小板下沉,分出上層少血小板血漿,留下30-70ml血漿即為濃縮血小板。
4、洗滌血小板:濃縮血小板用生理鹽水反復(fù)洗滌3-6次而成。特點:大部分的血漿、白細胞已去除,可減少輸血不良反應(yīng)。
5、少白細胞血小板:用離心沉淀法或過濾法去除白細胞。特點:絕大部分的白細胞已去除,可預(yù)防同種異體免疫反應(yīng),減少反復(fù)輸血導致的不良反應(yīng)。
6、去白細胞血小板:用過濾法去除白細胞,可去除99%的白細胞。特點:同上。
7、冰凍血小板。在血小板懸液中加入一定濃度的抗凍劑,放于-85℃以下保存,在輸用前于37℃-42℃的水溫中快速解凍。特點:保存期長,可保存1-3年,主要用于臨床急救。
三、血漿成分制劑:血漿可用于抗休克、免疫、止血和解毒等治療。臨床主要用于嚴重肝病、凝血因子缺乏、燒傷等疾病。
1、新鮮血漿:全血采集后6小時內(nèi)分離出的血漿,或機采血漿。內(nèi)含豐富的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一般很難提供(因檢驗、分離等原因,不可能在6小時內(nèi)完成)。
2、普通血漿:全血采集后6小時后分離出的血漿,或新鮮血漿保存6小時后。內(nèi)含少量的纖維蛋白原和部分血漿蛋白。
3、新鮮冰凍血漿:新鮮血漿立即在-20℃以下冰凍成塊,在輸用前于37℃的水溫中快速解凍。特點: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血漿蛋白。保存期長,可達1年。
4、普通冰凍血漿:普通血漿在-20℃以下冰凍成塊,在輸用前于37℃的水溫中快速解凍。特點:保存期長,可達5年。
5、冷沉淀:保存期內(nèi)的新鮮冰凍血漿,在1-6℃的條件下融化后,分離出沉淀在血漿中的冷不溶解物質(zhì),并凍結(jié)而成。特點:內(nèi)含豐富的Ⅷ因子、纖維蛋白原、血漿蛋白,保存期長,可達1年。主要用于凝血因子缺乏導致的各種出、凝血疾病。
6、病毒滅活血漿:用物理-化學方法,將血漿中的病毒滅活后供臨床使用。特點:減少血漿輸注后傳染病的發(fā)生。
四、白細胞懸液。由于輸注白細胞可引起較多的臨床副作用和傳播疾病,現(xiàn)在臨床上對白細胞的使用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主要用于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低而并發(fā)感染的患者。白細胞的種類主要有:濃縮粒細胞懸液、機采粒細胞、機采淋巴細胞。
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懸液。在采集前使用一些藥物動員劑,加速骨髓造血干細胞的生成并釋放到外周血中,使用藥物后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增加20-30倍。據(jù)多年的臨床觀察和國際上目前的報道,藥物動員劑對人體健康沒有副作用。采集方法: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一定數(shù)量(只需要10克)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干細胞的數(shù)量對正常獻血者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不會對健康產(chǎn)生任何影響,但對病人來說就足夠達到治療作用了。目前臨床上主要用于:白血病、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惡性淋巴瘤、重癥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等。
1、紅細胞懸液:經(jīng)離心移除大部分血漿,再加入晶體鹽保存液而制成。特點:具有補充紅細胞和擴充血容量的雙重作用;粘度低,輸注容易,并可延長紅細胞的壽命和保存期;因血漿基本移去,引起的不良輸血反應(yīng)比全血少;分出的血漿可用于臨床或制備血漿蛋白制品。
2、濃縮紅細胞:經(jīng)離心后移除大部分血漿,其紅細胞壓積達70-90%。特點:其容量為全血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可減少輸血后循環(huán)負荷過重;因移去了大部分血漿,可減少由血漿引起的發(fā)熱、過敏等反應(yīng);減少了血漿中鈉、鉀、氨、乳酸和枸櫞酸鹽的含量,適用于心、肝、腎疾病的患者。
3、少白細胞紅細胞:經(jīng)離心后移除白膜層(離心后在血漿和紅細胞間的一薄層白色的膜),再加入原漿或生理鹽水配制成約為70%壓積的少白細胞的紅細胞。特點:因白細胞和血小板大部分去除,可明顯降低輸血不良反應(yīng);可減少輸血傳染病的發(fā)生(因白細胞是傳染病毒的中間宿主);對長期或反復(fù)輸血的患者可預(yù)防白細胞和血小板抗體的產(chǎn)生。
4、去白細胞紅細胞:用白細胞過濾器過濾的紅細胞,可過濾掉99%的白細胞。特點:同少白細胞紅細胞。主要用于反復(fù)發(fā)熱的非溶血性輸血反應(yīng)患者。對長期或反復(fù)要輸血的患者,防止白細胞和血小板抗體產(chǎn)生而導致的輸血無效特別有臨床意義。
5、洗滌紅細胞:一般用生理鹽水反復(fù)洗滌紅細胞3-6次。特點:大部分的血漿、白細胞、血小板已去除,可減少輸血不良反應(yīng);制品中鈉、鉀、氨、乳酸和枸櫞酸鹽的含量,適用于心、肝、腎疾病的患者;洗滌紅細胞已缺乏同種抗A、抗B凝集素,因此洗滌的O型紅細胞,可輸給任何ABO血型的患者。
6、冰凍紅細胞:紅細胞液中加入一定濃度的甘油,放于-85℃以下保存,在輸用前洗去甘油。特點:保存期長,可保存3-10年,主要用于稀有血型和自身血的貯存。
7、輻照紅細胞:用25-30戈瑞 射線對紅細胞進行照射。輻照紅細胞可以防止其中的淋巴細胞引起的輸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此劑量射線對紅細胞基本無損害。
8、年輕紅細胞:主要根據(jù)年輕紅細胞體積大,重量輕這一特性,采用離心方法制備,或用血細胞分離機進行采集。特點:主要用于對長期依賴輸血的貧血患者,可延長輸血間隔,減少鐵的積累。
二、血小板成分制劑: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生理性止血。臨床輸注血小板主要用于:血小板減少、血小板功能異常、預(yù)防性輸注血小板。
1、機采血小板:用血細胞分離機對單個獻血者采集足量的血小板。特點:血小板數(shù)量足、純度高,對已產(chǎn)生血小板抗體,導致血小板無效性輸注的患者有較好的效果。
2、富含血小板血漿:利用血小板比紅細胞、白細胞輕的原理,經(jīng)一次輕離心,分出上層血漿制備而成??色@得全血中70%以上的血小板。
3、濃縮血小板:利用富含血小板血漿,經(jīng)重離心使血小板下沉,分出上層少血小板血漿,留下30-70ml血漿即為濃縮血小板。
4、洗滌血小板:濃縮血小板用生理鹽水反復(fù)洗滌3-6次而成。特點:大部分的血漿、白細胞已去除,可減少輸血不良反應(yīng)。
5、少白細胞血小板:用離心沉淀法或過濾法去除白細胞。特點:絕大部分的白細胞已去除,可預(yù)防同種異體免疫反應(yīng),減少反復(fù)輸血導致的不良反應(yīng)。
6、去白細胞血小板:用過濾法去除白細胞,可去除99%的白細胞。特點:同上。
7、冰凍血小板。在血小板懸液中加入一定濃度的抗凍劑,放于-85℃以下保存,在輸用前于37℃-42℃的水溫中快速解凍。特點:保存期長,可保存1-3年,主要用于臨床急救。
三、血漿成分制劑:血漿可用于抗休克、免疫、止血和解毒等治療。臨床主要用于嚴重肝病、凝血因子缺乏、燒傷等疾病。
1、新鮮血漿:全血采集后6小時內(nèi)分離出的血漿,或機采血漿。內(nèi)含豐富的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一般很難提供(因檢驗、分離等原因,不可能在6小時內(nèi)完成)。
2、普通血漿:全血采集后6小時后分離出的血漿,或新鮮血漿保存6小時后。內(nèi)含少量的纖維蛋白原和部分血漿蛋白。
3、新鮮冰凍血漿:新鮮血漿立即在-20℃以下冰凍成塊,在輸用前于37℃的水溫中快速解凍。特點: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血漿蛋白。保存期長,可達1年。
4、普通冰凍血漿:普通血漿在-20℃以下冰凍成塊,在輸用前于37℃的水溫中快速解凍。特點:保存期長,可達5年。
5、冷沉淀:保存期內(nèi)的新鮮冰凍血漿,在1-6℃的條件下融化后,分離出沉淀在血漿中的冷不溶解物質(zhì),并凍結(jié)而成。特點:內(nèi)含豐富的Ⅷ因子、纖維蛋白原、血漿蛋白,保存期長,可達1年。主要用于凝血因子缺乏導致的各種出、凝血疾病。
6、病毒滅活血漿:用物理-化學方法,將血漿中的病毒滅活后供臨床使用。特點:減少血漿輸注后傳染病的發(fā)生。
四、白細胞懸液。由于輸注白細胞可引起較多的臨床副作用和傳播疾病,現(xiàn)在臨床上對白細胞的使用進行了嚴格的控制,主要用于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低而并發(fā)感染的患者。白細胞的種類主要有:濃縮粒細胞懸液、機采粒細胞、機采淋巴細胞。
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懸液。在采集前使用一些藥物動員劑,加速骨髓造血干細胞的生成并釋放到外周血中,使用藥物后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增加20-30倍。據(jù)多年的臨床觀察和國際上目前的報道,藥物動員劑對人體健康沒有副作用。采集方法: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一定數(shù)量(只需要10克)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干細胞的數(shù)量對正常獻血者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不會對健康產(chǎn)生任何影響,但對病人來說就足夠達到治療作用了。目前臨床上主要用于:白血病、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惡性淋巴瘤、重癥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等。
關(guān)注本網(wǎng)官方微信 隨時閱讀專業(y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