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粗糙度儀器設(shè)計原理-表面粗糙度儀廠家
(1 )光剖切式——發(fā)展了這一技術(shù),稱之謂光切法,
這是把形成尖刀刃形狀的光束,以與表面間大約45度角投影
到被測表面,在觀察顯微鏡管中產(chǎn)生表面的光切剖面。
在校正好合適的放大倍數(shù)后,根據(jù)光學剖面顯微圖像可
以測出表面的截面輪廓,用一測光顯微密度計掃描可以定量
解析顯微圖像,實驗室能把輪廓用數(shù)字記錄下來,然后用計
算機去解析這個輪廓,光切法是一種快速、不接觸、沒有破
壞性的技術(shù)手段,它主要用于比較粗糙的表面(峰到谷大于
1 微米)
(2 )觸針式儀器——使用的粗糙度儀(粗糙度輪廓儀)是
電動機械的觸針式(即針描述)儀器。這些儀器中有一個小尺寸
(1-10μm )的金剛石觸針,機械地橫移掃描被測表面,觸
針測量力為幾十到幾百毫克力數(shù)量級,觸針的垂直偏移使有
點類似于留聲機拾音器的電動機械式傳感器起作用,整個輸
出電量被放大,或記錄在記錄紙上或用專門的平均式電表測
出來,表頭指示出表面的一維表征參數(shù):被測表面偏離理想
平滑的算術(shù)平均偏差(有些老式的儀器測量均方根粗糙度)。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jīng)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點: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