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濕巖樣瀝青質(zhì)測量研究用實驗型顯微鏡
評價了對水濕和油濕巖樣的影響。在接觸角試驗中,用清潔的石
英和方解石晶體作為水濕的表面,而將沉積在顯微鏡玻璃蓋片上
瀝青質(zhì)薄膜作為油濕的表面。
試驗中,是將經(jīng)高溫處理的貝瑞砂巖巖心和用瀝青質(zhì)處理過的貝
瑞砂巖巖心分別用作水濕和油濕的樣品。用瀝青質(zhì)處理的貝瑞砂
巖樣品實際上表現(xiàn)出一種混合潤濕性,除自吸較多的油外,還自
吸少量的水。
潤濕性對流體在油藏中的流動有決定性的影響。潤濕性影響
油、水在油藏中的初始分布,并且在油藏的經(jīng)濟壽命終結(jié)時,決
定微觀上殘留的油量。只有當被測試巖樣的潤濕性能夠代表油藏
的潤濕性時,用于預測油藏多相流動性質(zhì)的任何測量才是有意
義的。
在取心過程中有三種作用會引起巖心性質(zhì)的改變:取芯過程
本身、與鉆井液的相互作用以及巖心取出地面時壓力和溫度妁變
化。取心過程可能導致巖心在結(jié)構(gòu)或機械方面的損害,本章對此
不作討論。與鉆井液的相互作用和溫度、壓力的變化除了改變潤
濕性外,還會降低滲透率、傷害粘土以及改變流體飽和度。
當鉆井液侵入巖心時,則首先提供了使?jié)櫇裥园l(fā)生改變的機
會。即使對于低濾失量的鉆井液.鉆井液的侵入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是由于取芯鉆頭每轉(zhuǎn)動一次,就會形成無濾餅的清潔表面
盡管有以上研究結(jié)果,但石油工業(yè)中仍普遍存在一個錯誤的概念,
即認為用于巖心分析的最好的巖芯是使用油基鉆井液取出
的。這種油基巖芯還常被誤稱為所謂“原狀”巖芯,這大概是
由于油基鉆井液被認為能保持巖芯中原始束縛水飽和度的緣故。
這后一種說法是否正確,取決于油基鉆井液中的表面活性劑。但
一般認為,由于用油基液取的巖芯會使?jié)櫇裥愿淖儯虼藢⑵渌?br>千巖芯分析是不合乎要求的。
因此,不恰當?shù)那逑捶椒赡艹蔀槭褂筒貛r樣出現(xiàn)束縛飽和
度的一個因素。實際上,目前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所謂標準的
巖心清洗方法往往是不恰當?shù)摹P迈r和經(jīng)恢復后的巖心內(nèi)持水量
的增加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與低排替壓力有關(guān)。事實上,對于混合
潤濕系統(tǒng),進入壓力之間有更大的差別。在很低的流度下,這可
能使更多的水被滯留下來。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jīng)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點: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