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解釋下什么是眼睛近點?
一個無限遠(實際上離眼球一定距離)的物體通過眼球可以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一個明顯的像。當物體移近眼睛,直到距離大約為250mm時,像仍然是清晰的。這是由于眼球晶狀體的折射率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而繼續(xù)變大。對眼球來說能形成一個清晰物的物體的最近距離被稱為眼睛的近點,盡管對每個人來說眼睛的近點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在光學(xué)計算上還是以250mm作為標淮。
那什么是近視呢?
當把一個物體移近眼球時,視網(wǎng)膜上的像就會增大,這就引起了“近視”,像的變大明顯地受到近點的限制。
而顯微鏡分辨率是由于光的波長影響的,要怎樣才能提高顯微鏡的分辨力呢?
要在可見光范圍內(nèi)提高分辨率,就需要依靠提高物鏡曲率的方法,也就是凸透鏡的球面半徑要變得更小,而不是增加物鏡的直徑,那對放大倍數(shù)沒有影響的。但是要提高曲率,必須得增加玻璃的厚度,由于玻璃對光線有吸收作用,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分辨率就上不去了,只能用其他方法,比如減小光波的波長。
本文由上海光學(xué)儀器廠原創(chuàng) 轉(zhuǎn)載請注明 合作站點:http://www.bjsgyq.com北京上光儀器有限公司